丹绒马林有棵树又名A Tree in Tanjung Malim
导演虚构的少年自传。十七岁的少女逃学来到吉隆坡。她和一个朋友吃晚餐,去大钟楼看灯,在公寓外的草场打赌最后关灯的是哪一间,有一句没一句地唱歌。她告诉他早上搭巴士迷路的事。她说路旁有棵大树,不断地下着白花,薄薄的,像纸巾一样。
发布于2004年。由陈翠梅执导,并且由编剧陈翠梅携幕后团队创作。并于2004-12-06公映的电影。
非常喜欢这种少女感,想到高中也是逃学,大冬天坐飞机来北京找一个人。最后一天,想跟他再多呆一会,贪恋了近半个小时,他送我去机场的路上我就知道我赶不上飞机了,可没有跟他说,独自在飞机场呆了整整一夜。
长镜头虽然简陋,但也不是长得没有道理;两个演员都松弛得蛮恰如其分,女孩的古灵精怪连上男人的无所事事,两个人轻轻、小小地试探:在楼外的草坪,他唱陈升的《然而》,我就知道,是看破不说破,是发乎情、止乎礼,而不是对眼前事一无所知;她在楼梯上的等待,很无聊、很漫长也很遥远,与**岁只有一墙之隔。剧本厉害在把很容易矫情的东西自然地流露出来,男人的沉默比他送出的金句更有份量。陈翠梅示范了怎么用很少钱拍到不错的电影,反身自问“其实你懂什么?”,片尾曲也适时响起来,不是跟那些陈姓歌手一样灵气*人?啊,二十多岁女生的细腻笔触哇。
很酷的**短片,一直觉得陈翠梅很像杨德昌,而不是她喜欢的侯孝贤蔡明亮。主要原因是,她真的在努力反思着人生,揭示其矛盾和无奈之处。中年男人的困顿失意厌倦和年轻女孩的天真稚嫩美好混合在一起,用陈升的《然而》和陈珊妮的《海边》来象征,也是够简洁的。有意思的是,他们和陈翠梅一样都姓陈。陈翠梅说,其实两个人都是她自己,不过她可能更偏爱年轻女孩一点,也就是拍摄时,她更喜欢年轻的自己,白花,丹绒马林,那种简单的对未来的期许。
是我喜欢的那些“圣丹斯式的夜晚”,无聊也没多少话题的两人,慢慢捱到天亮,说着无关痛痒也毫无营养的冷笑话,却又舍不得挤干这短暂的人生水分
想起了那些彻夜彻夜游荡在街头,谈着未来,却不知道明天是什么的日子
带点文艺腔,带点伤感.小女生的忧伤,味道不错
其实我没有去过很多地方 但是却能看到很多美景 因为你一直离开 又 走进 我 这足够美了
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,我有多么地喜歡。
印象中,再也没有像那个下午那样看电影~~
他唱老陳先生的歌,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,我有多么地喜歡。親愛的我也會這樣拍。只是我會讓她唱一首陳珊妮其他的歌。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应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其实做又做不到。***,其实你懂什么。